大器晚成张艺谋简历个人资料简介(:传统艺术手段的集大成者,自他以后再无国师)(大器晚成喜剧片)

我们认识李连杰,是因为《少林寺》,我们认识张艺谋,是因为《英雄》。李连杰成名时才17岁,而张艺谋导演第一部片子时,却已经37岁。进入电影行业时也已经32岁了,他开始学习电影知识时,也已经28岁了。大器晚成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

人生简历:

张艺谋,1950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少年时代一直都在西安生活。直到1968年初中毕业后,被安排到乾县农村插队生产。在那里一干就是3年,再然后又被安排到咸阳棉纺厂做工七年。1978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因为他对绘画及摄影的前期积累特别丰富,又加上一部分熟人的关系,最终被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他明显比他的同届同学年龄大得多。

大学毕业后,他被安排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之后户口也随之迁往了南宁。在那里他也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1984年,他34岁时,担任了电影《一个和八个》的主摄影师。1986年,36岁时,主演了电影《老井》。1987年,37岁时,开始自己导演了第一部电影《红高粱》。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世界扬名。该部电影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引导了中国电影界长达30年的发展,直到现在,也依然能年更一部作品。

艺术三阶段:

高质高产是对他电影的最佳概括。他一生的电影作品达30部之多,总的来说有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类型。

前期代表作当为《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

这两部电影所要讲的内容都极其简单。前一部是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反思,后一部是对新时代农村教育情况的刻画。两部都是现实主义题材。两部电影对色彩、镜头的运用都显得非常有仪式感。这也是张艺谋电影的一贯风格。这一阶段他的电影内容也主要在讲思想内涵。无论是对社会问题的反应还是对个人之于时代的无奈与牺牲,都是讲的思想内涵。形式上都是一贯的整齐划一,这在摄影上就体现为定点拍摄,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定点拍摄。

中期电影的代表是《英雄》《归来》《长城》。

这一阶段他的成就在于对电影手段的挖掘。从《英雄》中象征杀气的火苗,到《长城》里无所不能的黑火药,以及科技构筑的长城堡垒,从细微到宏大,无一不是对艺术形式的丰富。这一阶段,他的电影思想内涵在慢慢减少,形式主义反而在提升。

后期电影的转型是从《一秒钟》开始的。

虽然《归来》也有其后期的苗头,但《归来》严格来讲也是形式主义占上风的探索之作。而《一秒钟》却不同,作者的电影手段你几乎已经看不见了,就仿佛没有用任何电影语言就让你了解了一个故事。故事的曲折可能让你觉得有编撰的嫌疑,但看完后又觉得这不过也是情理之中的必然。从电影末尾沙漠中的那段戏就可以看出真谛。如果男主没看到小女孩捡起那张纸条会怎样呢?我想他可能还会逃跑,不会乖乖劳改吧!是他自以为的希望给了他度过艰难岁月的勇气,因为那不是真的希望。小女孩捡起来的只是包装纸,有价值的胶片却被黄沙掩埋了。不过还有最后,她俩一起去当初掉落胶片的那片沙漠寻找。两年都过去了,还能找到吗?对于男主来说,本来应该觉得生气的,但他没有,却笑了,小女孩也跟着笑了。这可能就是当初经历过文革的那伙人的共同心态吧?过往无论种种,一笑泯之。释然开怀才能向前走嘛!

晚期启蒙:

后期的张艺谋不再有那么多的形式主义,反而越发朴素。追求真正的道,就像他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他还有突破。

2022年冬奥会时,开幕式上有一段小孩无规则走动的一幕。这在他之前看来是绝不可能出现的。但他却放了出来。之前的无论任何作品,他对布景、动作等都会严格要求,一板一眼都得符合标准规范——没错,就是“规范”。无论是演员表演、摄影镜头、场景布置等无一不要求做到规范。没规范的事从来不会拿来用。但这次他用了。对于传统,他可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摒弃传统的方式、方法会造成混乱,但唯有乱才能开辟新的方式、方法,也才能形成新一代的思想方法嘛!一板一眼固然好,但没有规则不代表没有未来。

学习启迪:

想学拍电影的,可以专门看《归来》和《长城》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对电影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对人物的表演、镜头的运用,音乐音响的考究、场景布局、服装道具等都达到教科书式的典范。你看一百遍你也可以是导演!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