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家陈醉云的简介(诗人陈醉云)(现代小说家陈醉的作品)

陈醉云 (1895—1982),

陈醉云 ,上虞人。现代小说家、诗人。

图增5 陈醉云

二十年代,陈醉云曾在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主要是编语文课本,如中华文库之《秦始皇》、《明太祖》等,还与周剑云、汪煦昌合撰有《电影讲义》。著有散文集《卖唱者》、《游子的梦》。1932年上海创刊儿童刊物《小朋友》,陈醉云是约稿作家之一,写有儿童诗《龙王》等,并常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发表诗歌、散文。三十年代初离开上海回嵊州,在县立中学教书。1932—1940年与张耀一起编《剡声日报》。1939年应同乡汪伪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兼中央大学校长樊仲云之邀,在中央大学任教。

陈醉云一生著作等身。三十年代,他诗文的名声已相当大。他写的新诗自然清新,讲究音韵,读来朗朗上口;他的小说反映社会现实、情真意切,如《卖唱者》、《晨曦中的男女》等,都为当时进步青年所钟爱。其时,他的两篇散文《海滨秋宵》、《深秋永定门上的晚景》都被选入了当时的中学《国文》课本,所以,当时国内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陈醉云的。《乡下人家》载于小学语文四年级,全文以散文的形式,动中有静,静中含动,对这些看似平常的乡下人家景色的描写真的是看似无序,实则有序。在无序的“屋前屋后”之中可以看到文章从“屋前瓜藤爬架”到文章结束依然是“屋前爬架瓜藤上的纺织娘”。作者其实观察是有序的,仅仅围绕着这个“小小的家”他的视野环绕了一圈,他对家乡的想念也萦绕了一遍又一遍。正所谓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圆,当你沉入自己心底里自然想到的东西,它们让你找到最初的原点,这才是真实。这篇散文的真实是作者陈醉云对于家的念想,对于乡情的回忆。

陈醉云编写的《秦始皇》

当年,陈醉云已出版了很多作品,如上海春潮书局出版的新诗集《玫瑰》和《游子的梦》,世界文艺书社出版的文艺评论集《文艺与恋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文库”读物《秦始皇》、《明太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丛书”《农村经济概论》,甚至有关于电影创作、拍摄的《电影讲义》等等。从这些出版物可以看出,陈醉云既创作诗歌、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又创作以历史为背景的人物传记,还撰写电影创作的教材,甚至写出了以农村和经济为对象的学术性论著《农村经济概论》。从中可以看出,陈醉云知识的广博和创作思路的宽广。

陈醉云不但名气大,交友亦颇广。大到当时政府的中央委员、部长、大学教授、名作家,小到山野农夫、村童、蚕姑。他的朋友还是以搞文学艺术者为最多,如当时名噪一时的徐志摩、曾仲鸣,艺术家刘既漂,文学家汪馥泉、傅东华,民间文学家钟敬文,儿童文学家陈伯吹,中央大学校长樊仲云等,都是他的好朋友。另外陈醉云还是早期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在20世纪二十年代,他不但编写过电影课教材,还参与了神州电影公司影片《不堪回首》和《花好月圆》的编剧和《神州特刊》的编辑工作,同时撰写电影评论。

陈醉云不善唱歌与唱戏,但他为上海《新闻报》所撰写的音乐评论因见地深刻而深受好评;他虽然不是历史学家,但对历史与考古也颇有研究,他研究历史,写出了《秦始皇》《明太祖》两部历史读物。

陈醉云在写作上所追求的是:不拘泥于规律,什么方式适于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想象、作风,就用什么方式。《玫瑰》收《玫瑰》、《月光》、《海的舞曲》、《蝉与萤》等新诗八首。托物言志、藉景抒情为其特色。高节傲然的“玫瑰”、毫无偏私的“月光”、落地苦笑的“秋叶”,都染上了诗人主观色彩;他以大自然的景物来衬托令人失望的社会现象,感叹之中带有哲理。如描写秋天,一改一般人悲秋悯秋的习惯,诗人看到:“你虽然要带来一个严冷的时候但新生的萌芽也在这时候成就。”这些诗在形式都体现了自由体抒情诗的特征。

陈醉云的《蝉与萤》入选台湾语文教科书,亦表现托物言志、藉景抒情的特色。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经过文中的“我”所述,反映了作者暮年在台湾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时家乡上虞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对故土、对祖国的怀念,对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渴望

解放后,陈醉云闲居在家。1976年迁济南与儿同住。1982年去世,终年87岁。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