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一代国民女神,如今却销声匿迹,这些年她经历了什么–张瑜个人简介

1981年,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张瑜年”。

这一年,张瑜凭借《庐山恋》和《巴山夜雨》,斩获“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奖”“文汇奖”,

成为国内电影史上首位“四冠影后”,

此时的她,才24岁。

事业辉煌之际,张瑜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导演张建亚步入婚姻。

但没过多久,张瑜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她要中断现在的事业,出国深造。

张建亚虽然万般不舍,也极力反对,

但张瑜去意已决,她信誓旦旦地告诉丈夫:“等我,学成一定回来!”

可她这一去,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演艺事业,还结束了自己的婚姻。

与丈夫相隔万里,几年时间,偶尔通过书信来往,也渐渐失去了热情,婚姻名存实亡,以离婚告终。

等她回来之时,早已物是人非,离开的这些年,娱乐圈人才辈出,已没有她的位置。

当初的大明星张瑜,却沦落到无戏可拍。

那些留在国内的女演员,如好姐妹刘晓庆等,却成了顶级的大明星。

今昔对比,实在令人唏嘘。

36年过去了,张瑜有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1.

1957年,张瑜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干部家庭中,

从小长相甜美,性格活泼的她,不仅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同学里也很受欢迎。

小时候的张瑜能歌善舞,但并没有要当演员的想法,在父母的宠爱之下,她每天都是无忧无虑,跑来跑去地玩耍。

父母看着活蹦乱跳的女儿,想着这么活泼的孩子应该学个体育,

但是又怕她每天浑身流汗,又脏又累,于是想到了游泳这个项目。

张瑜也很喜欢游泳,学的很努力也有天赋,

上初中时,她已经是学校里有名的游泳健将。

14岁那年,她还有幸被选入横渡长江学生代表团,和毛主席一同游过了波澜壮阔的长江,

对张瑜来说,那是一次久久难忘的经历,至今想起依然心潮澎湃。

如果不是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张瑜也许不会成为演员,而是游泳运动员。

16岁时,上海电影厂要把小人书《一分之争》拍成电影,来到张瑜所在的华山中学招募小演员,

张瑜自己没有想着报名,只是陪着一位要好的同学一起去试镜。

可无心插柳柳成荫,她的同学遗憾落选,

导演却觉得她的气质形象都很合适,在张瑜随便表演了一段舞蹈后,把她选上了。

这个电影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映,但张瑜却因此和上影厂产生了联系。

在初中毕业后,上影厂的老师觉得张瑜非常有灵气,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就把她留在了电影厂。

那时候的张瑜,并不能说特别漂亮,反而黑黑瘦瘦的,

一双大眼睛却像会说话一样,滴溜溜地转,仿佛随时都会想出一个什么主意。

或许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从未学过表演的张瑜,在镜头前特别自然,对表演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在电影《第二个春天》中,张瑜为她扮演的刘之华设计了一个一兴奋就会歪头的动作,

这个动作,巧妙地展现了花季少女的天真烂漫。

又如在《青春》中,她又为角色“金阿燕”加上了一个用嘴吹刘海的动作,

仅仅是一个小动作,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令人拍手叫绝。

在一个个的小角色中,张瑜展露出来的演员天赋,吸引了许多大导演的注意,

她得到了更多参演电影的机会,陆续饰演了《春苗》《啊!摇篮》等电影,

不到二十岁的张瑜,成为了上影厂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2.

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庐山恋》,这部电影后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同时使张瑜一夜爆红,成为家喻户晓的顶流明星,

但实际上,这部电影一开始定下来的女主角并不是张瑜。

当时暂定的人选有宫雪花,刘晓庆和吴海燕。

导演黄祖模最开始倾向的是宫雪花,

这个演员气质更佳,并且经常与外国人来往,看起来更符合女主“华侨”的身份。

据说宫雪花还为了这个角色去做了脸部微调,可是在电影开拍之前,

传出这个女演员的“丑闻”,便排除掉了这个人选。

而刘晓庆当时已经接拍了《神秘的大佛》,同样不能来出演。

剩下一个就是进厂不久,但长相美艳的吴海燕。

吴海燕在看到剧本后,思考再三,推掉了《庐山恋》,转而接下了她的舅舅汤达华导演的《等到满山红叶时》。

正在导演为女主的选角苦苦纠结时,上影厂的厂长徐桑楚给他推荐了一个人选,

在他看来,女主“周筠”不一定要那么漂亮,但一定是纯真烂漫,非常阳光的,

于是他把张瑜推到了导演的面前。

就这样,“不那么漂亮”的张瑜,成为了天选之子,也成就了一个无法复刻的经典角色。

《庐山恋》上映后,火爆全国,观影人数超过一亿人次,庐山还专门建了一家《庐山恋》电影院,

循环播放这部电影,打破了同一影院放映时长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而电影中张瑜扮演的女主对着郭凯敏的“贴脸吻”,更是看得人脸红心跳。

这在现在的人看来,吻戏已经司空见惯,

但在《庐山恋》中,作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荧幕第一吻”,直接吻醒了万千少女追求爱情的心。

凭借“周筠”这一角色,张瑜不仅一跃成为顶流女明星,更是成为了初代国民女神,

她的一切,都是中国女性效仿的对象。

张瑜在这部电影中前后一共换了43套衣服,大部分是剧组从香港特地购买的,

里面的很多搭配放到现在也非常时尚,也成为当时的年轻女性的穿衣模板。

1980年,张瑜在《巴山夜雨》中担任女主,饰演稚气未脱的刘文英。

在1981年,她和郭凯敏再次合租主演《小街》,

并在同一年一举拿下了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在一年内连获四冠的演员。

这一年,更是被命名为“张瑜年”。

年仅24岁的张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影后。

据说在《小街》中,张瑜为了角色要把头发剪成男孩子的短发时,内心无比抗拒,甚至几天不敢照镜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电影上映后,张瑜的这个发型迅速流行了起来,俗称“张瑜头”,可见她的国民影响力之大。

除了张瑜的穿衣打扮,观众们更关心的,是她的感情问题。

当她和郭凯敏拍摄《庐山恋》,成为万人瞩目的银幕情侣后,

很多观众对他们的喜爱从戏内延续到了戏外,觉得这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被誉为是中国“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

这对被观众看好的“情侣”,在《小街》拍摄完成后,也结束了他们的“银幕爱情”。

现实中的两人也只是朋友关系,

但张瑜的爱情确实是从郭凯敏而来的。

3.

张瑜大红大紫后,身边的优秀追求者不乏其人,各种富商、名流,

都争前恐后,想要一睹女神的真容。

张瑜对这些人却不感兴趣,全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掉了。

后来郭凯敏的好朋友张建亚也想认识一下张瑜,希望郭凯敏能牵线搭桥。

张建亚不是普通的粗俗之辈,他当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读书,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人都是同学,

在校时就已经执导了《红象》这部电影,是一位有才华的年轻人。

才子佳人,自古就是绝配,郭凯敏自然愿意成就一桩好姻缘,

于是他安排了两人的见面,为他们当了红娘。

初次见面,张瑜和张建亚都非常羞涩,都从未谈过恋爱的两人,

不知如何表达爱意。

有些话,从嘴里很难说出来,但写下来就容易的多,书信就是爱情的妙药。

分开后的两人开始互通书信,纸短情长,字字真诚,

张瑜也渐渐地被张建亚的才华打动,与他相恋。

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一封薄薄的书信,既能互传爱意,也能毁掉一桩姻缘。

在那个感情单纯,不流行绯闻的年代,张瑜却在与张建亚相恋期间,

传出了一则让全国人民都惊呆的绯闻。

80年代初,演艺界最红的是张瑜,而体育界最引人注目的,是排球王子汪嘉伟。

而这两个在现实中很难联系到一起的人,却传出了互相爱慕的新闻。

有一天,汪嘉伟收到了一封署名张瑜的信,信里表示她很想和汪嘉伟做朋友。

收到女神来信的汪嘉伟激动不已,立马写了一封回信。

就这样一来二往,两人竟然确定了恋爱关系。

其实当时汪嘉伟是有女朋友的,他的女友是“排球队第一美女”之称的张洁云。

但汪嘉伟沉浸在“女神张瑜”的垂爱之中已经无法自拔,就和张洁云分手了。

当时,包括郎平在内的排球队员们,都觉得张瑜是作为第三者的身份,插足了这对体育界情侣的感情。

直到在电视上看到张瑜在澳大利亚拍戏的新闻,才发现其中的蹊跷。

信中写的“张瑜”正在国内,跟新闻中的行程完全对不上。

等到事情调查清楚后得知,是一名女贼与朋友打赌,

能否将中国演艺圈和体育圈最火的两个人联系起来,

这个女贼在被抓获后,将这件事坦白给了警察,

继而又在新闻上登出,这才将这场乌龙事件澄清。

真相大白后,汪嘉伟心中万分纠结,但是仍抱着一丝侥幸的心态,当面找到张瑜,问道:

“那封信,真的不是你写的吗?”

张瑜噗嗤一笑:“真的不是,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一封信,毁了体坛的一对明星情侣的感情,还让最当红的女明星无端躺枪,

不仅在当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如今看来也是天大的笑话。

而张瑜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倒和张建亚坠入甜蜜爱河。

4.

一年后,张建亚也被分配到上影厂,与张瑜来往更加密切,

在相处两年后,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张瑜也没有停下拍戏的脚步,陆续出演了《雷雨》、《明姑娘》、《清水湾,淡水湾》等影片。

可渐渐地,忙碌的步伐不但没有让她感到充实,反而感到身体被掏空。

不停地拍戏,让张瑜觉得自己一直在向外输出,而没有停下来磨炼演技,提升自己。

迷茫之际,张瑜向导演谢飞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谢飞对她说:“你已经是这么出名的明星了,谁还敢教你呢?你应该去美国好莱坞。”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彼时,张瑜的好姐妹陈冲已经去了美国深造,搭档郭凯敏也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

听了谢飞的话,张瑜立马动了去美国学习的心思。

回到家后,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

张建亚起初是不支持她去美国的,

演艺圈新人辈出,此次一去,再回来时不知是否还有她的位置。

更让张建亚担心的,则是两人的感情,

妻子一走,两人相隔万里之遥,何时才能重聚?

但张瑜已经下定决心,她握紧丈夫的手,信誓旦旦说:“等我,学成一定归来!”

初到美国,张瑜的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即使有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还是难以掩盖生活的窘迫。

为了生存,只身一人的张瑜不得不四处打工,生病发烧也只能自己扛着,

好在张瑜性格坚强,这些苦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

最难熬的是对家人的相思之苦。

那段时间,与丈夫写信是她最大的幸福,她在信里描绘着自己在美国的生活,书写着对未来的期望,

可这些张建亚都难以理解,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让张瑜尽早回国发展。

为此,张建亚还跑到美国陪了张瑜一段时间,但是她为了学业坚决不肯回国,两人常常因为这件事而吵架。

几年下来,仅凭借着为数不多的见面,以及寥寥几笔的书信,难以维持两人的感情,两人越走越远,日渐生疏。

1989年,张瑜主动提出了离婚,张建亚心中有万般不舍,可他也知道这份感情走到了尽头,无奈同意了。

没想到离婚一年后,她就接受了台湾制片人的邀请,来到了台湾。

本张瑜想在留学结束后,效仿好友陈冲,进军好莱坞。

但彼时的好莱坞并不欢迎东方面孔,他们看中的是商业价值,

像张瑜这样没有背景的学生,也没有陈冲那样旗帜鲜明的特色,

在国内名气再大,在美国也一文不值。

没有在美国找到出路,心中万分苦闷之时,

她收到了台湾制片人的邀请,无奈之下,来到了台湾发展。

在这里她拍摄了《李师师传奇》《红花记》《纸婚》等作品,都反响平平,

边写边拍的方式更是让张瑜“水土不服”,萌生了回大陆的想法。

1993年,张建亚正在筹拍《王先生之欲火焚身》这部电影,

离婚后,他也时刻关注着张瑜的动态,看到她事业不顺,便主动邀请她回大陆发展:“这里有爱你的亲人和朋友,还有那么好的观众,不要怕,回来吧!”

张瑜就这样顺利成章地回到了上海,张建亚还拿着玫瑰花前去为她接机,为她跑前跑后,殷勤备至。

但破镜难重圆,即使心中有爱,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死去的爱情也难以回来了。

回不去的不光是爱情,还有属于张瑜的时代。

5.

重回上海后,张瑜发现国内的市场,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瑜再也不是红头半边天的女明星,中国影坛的当红女星,已经变成了巩俐,

留在国内的好姐妹刘晓庆,已经是圈内顶尖,且无可替代的前辈。

没想到,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当年万人追捧的女神张瑜,学成归来却在影视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两相对比,令人唏嘘。

她想起在去美国之前,张建亚劝说自己的话,心里感慨万分,

但骨子里要强的她,不允许自己后悔。

张瑜很快收拾好了沮丧的心情:“既然做演员没有了自己的市场,那我就转行做制片人。”

前夫张建亚得知她的想法后,很是支持,并表示愿意全力帮助她。

1995年,在张建亚的鼓励与协助下,再加上自己在美国学到的知识,

张瑜独立制作了并主演了电影《太阳有耳》,并拿下了第46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第一次拍摄就拿下大奖,不得不说,优秀的人在什么行业都可以做的出色。

1996年,张瑜再次拍摄了影片《太阳火》,

她这次直接包揽了制片、主演和导演,电影上映后大获好评。

2004年,张瑜尝试拍摄了纪录片《中国电影在上海》,

这部片子汇集了各个时代中国电影人在电影艺术上的心路历程,

它还是给中国电影百年诞辰的献礼。

张瑜曾说:“我是幸运的,生在了电影的时代。”

电影成就了张瑜,所以她对电影,心存敬畏和感激。

2005年,张瑜参演《任长霞》,再次为观众所熟知,并提名华表奖和百花奖。

后来的几年,陆续执导了影片《八十一格》《庐山恋2010》《云之锦》等作品,

渐渐完成了一个演员到制片人的转变,也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岁月对美人尤为宽容,已经65岁的张瑜,仍然气质优雅,相比年轻时的稚嫩,多了一分成熟的韵味。

但令人感叹的是,如今的女神依然孑然一身,没有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对此,她也在节目上感叹过:“生活总是是不完善的,真的是有缺憾的。

在这点上,我觉得上苍是不太眷顾我,我蛮可怜的。”

回望张瑜的一生,有过令人难以企及的辉煌,有过难舍难分的爱情,

在事业巅峰之时急流勇退,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毕生都在追求的,她在二十多岁就完成了。

人生总有遗憾,但每件事,每个人的出现,又恰好有它独特的意义。

如今张瑜不在影视圈活跃,但是在投资上做的也是风生水起,

投资了很多工厂、金矿,成了隐形的女富豪,有足够的资本惬意度过晚年。

没有丈夫子女的羁绊,她活得反而更加自由潇洒,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人生呢?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