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被誉为才高八斗的是哪个人)

内容摘要“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这是谢灵运评价曹植的,虽然有些狂妄了,可是有一点还是说得比较正确的,曹植的确是才华横溢,文采过人。 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而曹植是老三。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这是谢灵运评价曹植的,虽然有些狂妄了,可是有一点还是说得比较正确的,曹植的确是才华横溢,文采过人。

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而曹植是老三。

在三国中,曹操的这几个儿子是***的,有文有武,且都心怀大志,比起刘皇叔的后代简直是超越了好几个档次。

生这几个孩子时,曹操在北方的根基尚且不稳,这些孩子也经常跟着他颠沛流离,曹操在马背上征服天下,这几个孩子也不得不与父亲一样在战火中被洗礼。

直到建安九年(204年),一切才有了转变,曹操击败了多年的劲敌——袁绍,攻克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天下之势才有所改变,曹操才算安稳了下来。

随着父亲事业的稳定,曹氏兄弟的日子也才渐渐趋于平静。

一、聪明人的选择

曹植是一个聪明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征兆,他才十岁上下,便可以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

如果把曹植放在现代,那就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曹家的孩子都有做“别人家孩子”的潜质。

虽然后来曹丕因为与曹植争斗被后世所诟病,可是曹丕也是三国时杰出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两个优秀的孩子,都是别人无法仰望的样子,曹操在三国中被后人评价为“奸雄”,但这样一个人能培养出诸多优秀的孩子,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曹植在《白马篇》中的结尾处这样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一篇热血沸腾的诗作,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郎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同时也对未来寄予了希望,曹植的理想就是为了国家而奋斗终生。

也许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为之奋斗的未来,一个理想就如一颗种子,如果有合适的沃土,它们就会生根发芽,直到长出参天大树来。

曹家确实是英才辈出,在曹操的25个儿子中,据说曹操心目中的候选人就有四个,他们分别是曹昂、曹冲、曹丕、曹植。

曹植文采斑斓,与曹操颇为相像,正因为如此,曹操也很属意他做世子。

一个有理想,有才能,也有乃父之风的世子,本是很有机会走上权力的***,可是他自身的性格却让这个机会失之交臂。

二、疏狂的性格,让曹操的心意改变

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不自持才华横溢而疏狂放荡,也许机会就会垂青于他,但是人若有了狂悖的想法,自然就会失去一些东西。

建安十五年(210年),这一天对于曹植来说,是春风得意的,曹操在邺城建了铜雀台,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铜雀春深锁二乔”那个铜雀台。

在三国中,曹操被形容成一代“奸雄”,然则他其实文韬武略,铜雀台建成之后,曹操心情大好,并召集一批文人登台做赋。

曹操召集的都是当时有名气的文人墨客,而此时年轻的曹植自信的挥毫泼墨,一首《登台赋》洋洋洒洒,自由恣意,文采飞扬,曹操老怀甚慰,这样的文采,这样的人品,不正是未来的接班人吗?

此时的曹植青春飞扬,次年,刚行完冠礼的曹植跟随父亲一路西征。

曹植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快乐且充实,不过才华横溢的人难免会不拘小节,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植犯了一个错误,他喝了一些酒,然后乘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驾着骏马驰骋在只有帝王典礼才可以走的禁道之上。

这个不拘小节的行为,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曹操知道后大发雷霆之怒,不但处罚了相关人员,从那之后对曹植也没有那么重视了。

曹植从此踏入了人生的转折点,曹操本意要把重任交给曹植的,可是曹植所犯的这个错误,却让曹操的心中产生了波动,曹植如此任性妄为,他怎么能守好祖宗基业呢?那之后,曹操便立了曹丕为世子。

后来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让曹植去解救于曹仁,结果发布命令之后,曹植并没有执行,而是喝得烂醉如泥,曹植的消极颓唐,使得他彻底失去了曹操的信任,当然这也开启了他的颓废时刻。

这之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后来了,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而曹植一生都郁郁不得志,从一开始的“王炸”开局,到后来的郁闷结尾,曹植把一手好牌生生打成了“烂尾”。

假如他不恃才傲物,假如他不狂妄不羁,结局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吧。

三、曹植之才,并非守天下之才

人的才华分很多种,有数理之才,有文史之才,更有庖厨之才等等,正所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意思了。

曹植确实有才,他的才华在于文辞之才,他能写出文采斑斓的文章,却未必能治理好天下。

曹丕在众位兄弟中脱颖而出时,也曾忌惮过曹植的影响,于是就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诗作里表现出来的是妥协,他期望曹丕能放过他,曹丕也深感自己逼得太甚,后来他们的母亲卞夫人也责怪曹丕做事太狠,曹丕也深悔自己的逼迫行为,于是放走了曹植,把他贬为安乡侯。

不过曹丕确实像乃父曹操,是个多疑之人,虽然放走了曹植,但是心中其实是不放心的,他依然猜忌着曹植,而曹植在曹丕的恐吓中,也渐渐的失去了斗志。

后来,郁闷无助的曹植写了一篇***的《洛神赋》,他借助这篇辞赋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可是他终究还是没有得到曹丕的重用。

曹操当初没有选择曹植继承他的位置,这一点也正是曹操的高明之处,曹植擅长文辞,却未必是一个好的继承者,一个好的继承者应该严于律己,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而为所欲为。

历史上有很多才能出众的帝王,比如热爱绘画的宋徽宗、喜欢诗词的李煜等等,他们都是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可偏偏他们的才华治理不了国家,他们也做不成一个合格的帝王。

曹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他的人生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吧。

<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