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军宋哲元简介(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内容摘要1927年,时任陕西省主席的宋哲元下达了一项震的命令:面对5000名手无寸铁的俘虏,他要求全部处决,一个不留。 在面临可能招致的种种骂名时,他更是坚决表示: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但他的一生,也不仅有嗜杀的一面。抗战爆

1927年,时任陕西省主席的宋哲元下达了一项震的命令:面对5000名手无寸铁的俘虏,他要求全部处决,一个不留。

在面临可能招致的种种骂名时,他更是坚决表示: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但他的一生,也不仅有嗜杀的一面。抗战爆发后,宋哲元亲率29军坚决抗战,又收获了“铁血将军”的赞誉。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那么,身为抗战名将的他为何会执意做出坑杀5000俘虏的决定?他非凡的一生,又有着哪些传奇的境遇?

投笔从戎:宋哲元的热血青年时代

1885年,宋哲元出生于山东赵洪都村,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宋湘及。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宋哲元童年时期的家教十分严格,而他本人也十分刻苦上进,勤奋地读着圣贤书。有学识渊博的父亲指导,加之自身天资聪颖,他很快就熟读了各种艰深晦涩的典籍。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有了学识以后,宋哲元发现在当时贫寒的乡村,大多数孩子都没有条件接受教育。于是在17岁时,他在村里开了一间私塾,免费教育村里的孩子。

但志向高远的宋哲元,并不甘心只做一名默默无闻的乡村私塾先生。彼时的中国,正进入千年未有的空前历史黑夜之中。四处都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让老百姓民不聊生。

而其中,对民生威胁最大的是三大害:瘟疫,大烟和土匪。这三种毒害甚广,在宋哲元的家乡也不例外。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作为有学识有抱负的热血青年,青年宋哲元下定了决心,他要以自己的能力,亲手改变家乡乃至全中国混乱黑暗的局面。

怀揣着这样的理想,他在日常生活方面也不同于其他死读书的腐儒。为了抵御随时可能到来的匪乱,他在研究学问的同时还一边练武,经常经常看一些民间流传的武术秘籍,慢慢的,他拥有了一身娴熟的武艺。

1907年,教了六年书的宋哲元,毅然报考了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并顺利通过,从此弃笔从戎。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在学堂里,他熟读经典的聪慧头脑让他在军事战略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除此之外,他的领导能力也十分令人瞩目。三年后,宋哲元从学堂毕业。

毕业后,他来到广东参加了进步人士的国民革命军,并有幸结识了后来国民党的建党元老:冯玉祥。冯玉祥对这个青年才俊也十分看重,收他作为了自己的部下。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至此,宋哲元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他一路顺利晋升,很快就上升到了旅长军衔,更获得了“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的美名。此时,未来的一代名将已经初显锋芒。

抗击匪患,宋哲元征讨凤翔党玉琨。

1927年,宋哲元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陕西省主席。也就是在这里,他遭遇了熟悉的匪患问题,而且比他的家乡更为严重。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当时的土匪,并非一小队散兵游勇的乌合之众,而是有严密组织的武装部队。因为连年的军阀混战,很多军阀表面是政府军人,但是脱下军袍,他们就成为了称霸一方的“土皇帝”,鱼肉乡里。

陕西最难啃的“土皇帝”,就是党玉琨。他曾经也是军阀,在与冯玉祥的战斗中落败以后,逃到了陕西,成为了当地的一方恶霸。

此人无恶不作,生活腐败,性情残暴。除此之外,最令人发指的,还有他不断盗墓严重破坏祖国文物的行径。当他盗取墓葬文物后,就高价卖给外国列强,对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得知党玉琨的所作所为以后,加之他与自己的“伯乐”冯玉祥的陈年积怨。宋哲元暗暗发誓,一定要铲除这个为祸陕秦的恶魔党玉琨。

经过探子的调查和当地老百姓提供的信息,他得知了党玉琨的老巢位于凤翔,地势易守难攻,还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和城池又被称为“卧牛城”。

在宋哲元之前,当地政府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攻打党玉琨,可卧牛城的防御太坚固了,每次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起初,宋哲元也尝试过正面强硬突破的办法,从城墙爬进去,攻打凤翔城。但凤翔地势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这种强取的战术,很快就以实战中糟糕的战绩而宣告失败。

强取不行,那就智取。这刚好也是熟读兵法的宋哲元的强项。他仔细观察着地图,终于发现了一处突破口:距离城池附近200米处有一座民宅。很快,一个成熟的作战构想就在他的脑中形成。

他又一次指挥部队在正面战场进攻,党玉琨看着对方在吃过大亏的情况下,仍然不死心打算强攻卧牛城的做法,认定宋哲元也和之前的其他将领一样,是酒囊饭袋之徒,于是不由得轻敌了起来。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但宋哲元在正面战场的进攻不过是佯攻,他真正的目的是在那所民宅的地下:在党玉琨自以为卧牛城的防御固若金汤,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地板的正下方,早已经被宋哲元挖了个透穿,形成足有一间房屋大小的空洞。

宋哲元利用挖好的地下空间,秘密安放了多达4000公斤的高爆炸药。在引线被点燃的那一刻,他当即下令正面战场的150门火炮也一齐轰炸。

如暴雨倾盆般狂轰滥炸的火炮火力,与4000公斤高爆炸药里应外合,在卧牛城内制造了毁灭性的绝望爆炸。在连绵不绝的爆破轰鸣声与冲天火光里,党玉琨的老巢顷刻间就被炸出了巨大的缺口。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突如其来的爆炸在摧毁城墙防线的同时,也击溃了敌方部众的士气。兵败如山倒,战斗以宋哲元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党玉琨军死伤2000余人,剩余5000余人成为了俘虏。

胜利过后,除了胜利的喜悦以外,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宋哲元的面前:如何处理这些俘虏?

血洗凤翔,宋哲元残酷杀戮引恶名

宋哲元审时度势,冷静思考以后。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深感震惊,同时也让他背负长久骂名的决定:“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听到这个决定,他的部下都纷纷表示反对,力劝宋哲元:一下子集中杀掉5000名手无寸铁的俘虏,这在军阀混战的时代都显得太过残酷血腥。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宋哲元必将留下杀人魔头的恶名。

但宋哲元孤心已决,这也并非是他一时头脑发热的决定。面对部下的反对和劝说,他沉思许久,开口道:“我宁愿背上这千古的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在当时,因为大小战事不断,失败者被俘虏乃是家常便饭。对待俘虏,大多数部队的做法是:要么遣散为民,要么收编起来,成为自己的力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但宋哲元清楚,这5000人可并非什么正规军人,而是手里沾满了老百姓鲜血、穷凶极恶的土匪。这些土匪,习惯了烧杀抢掠的生活,没有纪律没有道德,一旦收编,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部队造成极坏的影响。

遣散就更不可能了,首先就这些土匪本人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保他们在当地又会做出什么恶事,更不能指望他们能自觉成为勤劳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对于当地乡民来说,无数曾经幸福的家庭,都是因为匪患而支离破碎、家破人亡。陕秦大地,处处都是因匪患肆虐而酿成的血泪灾祸。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当地百姓们恨透了土匪,简直不共戴天。这多达5000名的土匪就地遣散后,社会也不可能容留他们,势必会造成大动乱。

深知匪患危害的他本人也对土匪深恶痛绝。思前想后,最后他下定决心,为了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即使背负千古骂名,自己也要将5000名土匪全部杀掉。

行刑当天,距离凤翔城东八公里的关帝庙附近,一口几十米深的枯井变成了人间炼狱。俘虏们跪在枯井门口,痛哭流涕,也不知是为自己丧尽天良的行为忏悔,还是只是恐惧死亡。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但是宋哲元没有丝毫的心软,他端坐于武圣庙内,在武圣关羽怒目的注视下,挥手下达了处刑的指令。

50名刽子手手起刀落,一时间,惨叫声、恸哭声、围观将士的喊杀声震彻云霄。凤翔城一时血流漂橹,腥臭气息臭塞庙宇。

在此期间,只有一位青年,在其老丈人面前下跪恳求,表明他是被胁迫当土匪的。宋哲元的副官也实在于心不忍,为其求情,宋哲元才破例豁免了他,而他也是五千名俘虏中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此事一出,全国哗然。虽然自古就有“慈不掌兵”之说,但集中坑杀五千名俘虏的行为,依然过于残酷血腥,自此,“漠视生命”“恶魔”等等恶名接踵而至。

让人更担心的,是恐惧宋哲元在清剿党玉琨后,其目的是否是想取而代之,成为下一个陕西的“土霸王”?毕竟这种事件在当时发生过太多次。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如果真的是这样,以残杀五千俘虏的事迹来看,残忍的他会给当地老百姓招致更大的灾难。

誓死抗日,洗清恶名

幸而,宋哲元并没有成为第二个党玉琨。1931年,宋哲元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第29军。次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也正是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他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军人的无畏和骨气。同时也为自己洗刷了残暴的恶名。

918事变后没过几天,宋哲元就率领第29军的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以死表决了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到了1933年2月,日本侵略者集合十万大军向热河发动了全面进攻,因省主席汤玉麟临阵脱逃,3月4日,热河省沦陷。

3月8日,敌军顺势开始进攻长城重要隘口喜峰口。凭借着装备优势,敌军一度占领了西侧高地。

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宋哲元率领29军站了出来,与日军展开了激烈会战。全体将士们宁死不退,濒临弹尽粮绝的时刻,甚至以大刀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经过漫长的战斗,最终,29军取得了歼灭敌军3000余人辉煌顺利的喜峰口大捷。此战也是国民党自918事变以来在北方战场的第一次胜利。

经此一役,29军大刀队的威名传遍了大江南北,宋哲元也获得了“铁血将军”的威名。后来,喜峰口大捷的事迹还被编成了至今人民都耳熟能详的名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之后,宋哲元凭借其战术才能,又参与了多次抗日重要会战。1940年4月5日,56岁的宋哲元因中风不幸病逝。在他死后,国民政府追升他为一级上将,享尽哀荣。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时至今日,宋哲元大量杀害俘虏的决定依然备受争议。

也许,以现在的观念来看,集中坑杀如此大量俘虏的行为,让无数鲜活的生命逝去,实在过于残忍。

但在那个土匪肆虐的年代,正是因为有着像他这样坚决打击匪患的将领存在,才得以开创和平的今天。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而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誓死报国的精神,更证明了他是一位真正的抗日英雄和中国军人。

天津《益世报》对宋哲元领导的喜峰口会战给予极高评价称:“十九路军淞沪一仗,使世界认识了中国人;二十九军喜峰口的几仗,使我们中国人还可做人。”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29军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在他不幸病逝后,蒋介石赠送“天地正气”挽幛,又送挽联:“砥柱峙中流,终仗威棱摄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痛元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非功过难以论说。但宋哲元身为中国军人的骨气将永远值得所有国人学习。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