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简介(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内容摘要作者:山佳于敏,被称为氢弹之父,隐姓埋名27年,为国家的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晚年的于敏,在接受访谈时提及,平生有两大憾事:一是未能出国留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报效祖国;二是没有给妻子足够的陪伴。于敏的妻子,大名孙玉芹,是一漂亮温柔的女子,自

作者:山佳

于敏,被称为氢弹之父,隐姓埋名27年,为国家的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年的于敏,在接受访谈时提及,平生有两大憾事:一是未能出国留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报效祖国;二是没有给妻子足够的陪伴。

于敏的妻子,大名孙玉芹,是一漂亮温柔的女子,自1957年嫁给于敏后,就成为他身后的那根定海神针。

尤其在1961年,于敏接受研制氢弹的任务后,从此长年累月不着家。而玉芹既当爹,又当娘,家里家外一肩挑,说是丧偶式育儿也不为过。

到底于敏有何魅力,让玉芹心甘情愿地为他奉献一生;究竟玉芹又是何样的品行,让于敏睹物思人,念念不忘……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01

于敏,1926年出生在河北宁河,上有一姐,下有一弟一妹。可惜,那时条件艰苦,弟弟妹妹都夭折了。

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天津。一天,于敏骑着新学会的自行车,来到街上。没想到,身后一日本兵开着一辆吉普车,挑衅式地向于敏直冲过来,直到最后关头才踩刹车。那一年,于敏只有12岁。

事后,于敏回想,这也就发生在繁华的天津街头,日本军人还是有所顾忌,因此他才保住了性命。否则,若发生在乡村,人烟僻静之地,很可能他就一命呜呼了。

就是那一刻,于敏体会到了亡国奴的滋味。他下定决心 ,有朝一日,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1944年,于敏考入北大工学院。他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不突出,而理论研究很适合自己。于是,于敏转入物理系。

课余之外,于敏常去数学系旁听。一次,数学系组织了一次考试。数学系的大神们,最高分不过60,20、30稀松平常。而唯一的一张满分卷,竟是属于旁听生于敏的。

什么叫一鸣惊人?于敏的表现如是。从此,他的大名响遍整个北大校园,成为大神中的大神,第一学霸。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状元的身份,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张宗燧的研究生。同时,于敏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届北大毕业生。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02

张宗燧,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首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他对学生要求极严,上课从头到尾均是英语 ,内容深奥难懂。

其他同学望而生畏,于敏却如鱼得水,他以超群的领悟能力及理解力,一次次令同学惊奇。就连平易不苟言笑的张宗燧,都连连赞叹:“这么多年,就从未见过像于敏物理这么好的学生……”

1951年,在北大已是助教的于敏,深得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彭桓武赏识。于是,于敏进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这里,也集中了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如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等人。

之后,于敏写出了多篇重量级的论文。尤其,他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原子核理论讲义》,是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如此看来,于敏已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指日可待。

1961年,当钱三强通知于敏,由他担任氢弹理论研究小组的副组长时,于敏还是毅然答应了。这,意味着改行,意味放弃自己已耕耘十年的领地,去探寻一个未知的世界。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03

如果说国家建造原子弹,苏联专家还提供了一些数据(钱三强夫人何泽慧语);而在氢弹领域,完全就是一张白纸,巨大的压力,完全向着于敏袭来。

此时的于敏,已是有妻有孩的中年男人。说起妻子孙玉芹,于敏还要感谢自己的姐姐。

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于敏一心投入在事业上的专注,总是让他与介绍的姑娘合不上眼缘。姐姐也不无遗憾地调侃:每给你介绍一个姑娘,我就要得罪一次人。

还好,电视剧《功勋》中,在面馆吃饭,玉芹姑娘登场了。她问姐姐:“于敏是做什么工作的?”姐姐也解释不清,只说天上的飞机,水里的轮船,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这下,玉芹对于敏的概况有一大致估量。只因保育院有事,她必须在下午2点回去。就这样,玉芹与于敏擦肩而过。

等到两人正式见面后,于敏眼前的玉芹,是那样的秀丽端庄,苗条修颀。没错,这是我的菜,于敏就像姐姐对玉芹说的那样“只要他看上了你,从此心中再也装不下别人”。

而玉芹眼中的于敏,是如此的稳重随和,从不因自己是高知而颐指气使。两人相处融洽,于是在1957年,玉芹成了于敏的新娘。婚后,两人育有一女于元,一子于辛。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04

当1961年于敏投入氢弹研究后,长年累月的出差成了常态。每当玉芹问起于敏,“你做什么工作的,为何这么长时间不回家”时,于敏总是摇摇头,也不多说一句。

玉芹理解夫君的苦衷,只能把一汪心事压在心底。家里的大事小情,从此落在她的肩上。

在老家,于敏老爸与叔叔各自成家后,两家一直在一起,从未分过家。于敏叔叔,曾任国民党后勤军官,解放后,未给安排工作。一大家子九口人,经济拮据。自于敏1951年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后,他就每月定期向老家寄款。

结婚后,每月寄款的任务,又落在了玉芹肩上,这一寄就是27年。直到1978年,于敏老爸及叔叔过世后,才在堂弟的要求下,不再邮钱。一方面,可见于敏夫妇对老人的孝道与爱心,另一方面,也足见玉芹为于敏撑起的一片天。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05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衣食到住行,条件艰苦。冬天烧煤,需要有人做煤球;储藏冬菜,也需要有人买到家,收拾妥当。

这一切,需要男人出工出力的活,玉芹压根就不指望于敏,说句不好听的话,“想指望,也指望不上,干脆把希望与失望都留给自己”。

用现在的词语来讲,玉芹就是一佛系女子,虽说夫君常年不在家,但我们娘仨在家,日子总是要过的,与其愁眉苦脸过一天,不如精精神神、面带笑容。

在孩子眼中,妈妈从来都是温温柔柔的,性格特好,从不轻易生气。

而儿女眼中的老爸于敏,不轻易回家的他,倒是眉头紧锁,女儿、儿子从不敢轻易靠近,更是没有在老爸怀中撒娇的体会。

想想也是,于敏面对氢弹研究,需要攻坚克难。如何填补理论空白,如何发现氢弹支持核燃烧的关键,如何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于敏的极度思考。

于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国家,而他身后的妻子,却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他们的家。

直到1988年,当于敏的身份解密后,玉芹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家老于干的是这么高级的工作!

2012年,玉芹因心脏病过世。从此,在于敏心中,他的半边天塌了……

从1957到2012,理解与信任,是玉芹给予于敏最好的礼物。于敏对记者说,玉芹是劳累过度去世的,特别是照顾了他55年。

玉芹过世,成了于敏心中深深的痛。妻子热爱旅游,但因照顾夫君,只能留在家里,睹物思人,于敏心中有着深深的遗憾。每到妻子忌日,他总要在妻子墓前沉思良久,伫立良久。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于敏对妻子的深情写照。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氢弹之父于敏与妻子玉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我们都生活在冲突与痛苦中,我们哀伤、孤独、绝望、焦虑、野心、挫折、彻底乏味……偶尔我们的心中会闪现一些喜悦,然后心就会执著于这个非凡的东西,并且想再度拥有它,直到这份喜悦变成一份记忆或者灰烬,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生。”

2019年1月16日,于敏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3岁。回首往昔,他曾坦言,人生虽有遗憾,但决不后悔……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