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内容摘要人物简介朱芳魁(朱季),国家高级工艺技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民进工艺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开封市工美协会副会长,开封市官瓷协会副会长,开封市菊花官瓷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开封市瓷塑非遗传承人,开封市纺织行业工匠。2012年,作品《开封菊花

人物简介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朱季),国家高级工艺技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民进工艺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开封市工美协会副会长,开封市官瓷协会副会长,开封市菊花官瓷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开封市瓷塑非遗传承人,开封市纺织行业工匠。

2012年,作品《开封菊花甲天下》荣获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30届)菊花题材工艺美术设计创意奖。

2013年4月,“菊花官瓷系列”荣获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

2014年,菊花官瓷扇面《三星捧月》荣获中原文化博览会金奖。

2015年,菊花官瓷《百花争艳》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赛银奖。

2016年,作品《菊花扇面》在第二届中国五大名窑及历史名瓷展中荣获铜奖。

2017年,作品官瓷《连升三级》被专家评审委员会认证为开封市第一届“开封礼物”。

2018年,作品《三足鼎》在两宋论坛上,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工艺品收藏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特别推荐为“大宋官窑优秀作品”。

2019年,官瓷《贯耳瓶》荣获中国陶瓷北京博览会“大地奖”二等奖。

2021年8月,作品《开封大晟编钟》系列在第十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和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在2021年国庆节前夕,“盛情开封·拥抱郑州”开封文旅(郑州)推介会在郑州隆重举行,开封非遗文化展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众多非遗文创产品中,色彩缤纷、栩栩如生的菊花瓷和端庄儒雅、温润如玉的官瓷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的驻足观赏。看着细如发丝的菊花花瓣,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笔者出于好奇心和敬慕之情,结识了这位官瓷创作者——朱芳魁先生。2022年的春天,《魅力中国》记者慕名专访了国家高级工艺技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开封市瓷塑非遗传承人朱芳魁先生,聆听他讲述自己与官瓷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官瓷《汉马》

《魅力中国》:朱老师,是什么机缘让您和官瓷艺术结缘?

朱芳魁:1989年以前,我在老家商丘柘城的一个刺绣厂担任副厂长,属于技术厂长,一直从事服装设计、刺绣设计,因有业务往来来到开封。我发现开封有很多让人很留恋的地方,因为它是个历史古城,文化底蕴丰厚,艺术氛围浓郁,到处都是书画、瓷器、汴绣、木雕、剪纸、年画,这些艺术品深深地吸引了我。

1990年,我来到开封发展。由于我会刺绣设计和刺绣技艺,1996年,我开办一个经营汴绣、官瓷的商店。在开店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开封是个旅游城市,只有开发具有开封特色旅游产品,才能赢得游客的喜爱。常规的旅游商品在全国旅游市场遍地都有,没有自己特色的旅游产品,销售肯定不看好,所以我就与开封市官瓷研究所合作,销售开封官瓷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我逐渐对陶瓷的历史加深了认识。陶瓷是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符号,河南又是陶瓷的瓷源,从仰韶彩陶文化到二里岗文化,到北宋文化五大名瓷。对于中国陶瓷史,河南是最有话语权的,所以我开始研究、学习陶瓷。我先后到禹州神垕、汝州、景德镇、德化等很多地方专门去学习这项技术,在2010年我就开始自己做陶瓷。我在陶瓷里找到一种自己喜爱的东西。尤其是开封官瓷,是北宋年间宋徽宗在利用开封陈留东青瓷和汝瓷的技术制作而成。宋徽宗是艺术的集大成者,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不惜人力、财力,才做出举世瞩目的北宋官瓷。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贯耳瓶

尽管北宋官瓷的存世时间比较短暂,但北宋官瓷的釉色之润、造型之美,达到中国陶瓷历史上的顶峰。然而,官瓷的发展现状并不尽人意,因为官瓷烧制难度太大。从1984年恢复官瓷烧制之后一直至今,官瓷的发展始终没有形成规模。

“如何为开封做点贡献,在北宋官瓷上有所建树”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因此,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把北宋官瓷做下去。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官瓷《三足鼎》

《魅力中国》:在陶瓷界有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瓷,您认为官瓷和其他瓷器相比有什么特点?

朱芳魁: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瓷,其中河南就有三大名瓷。钧瓷在禹州,汝瓷在汝州,而官瓷在开封。

从外观上,它们的釉色有区别:汝瓷有天青、豆青、月白等釉色,以天青釉为主,蝉翼纹,有“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钧瓷的釉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定瓷的釉色以白色为主,上面有刻花、绘画工艺;哥瓷的釉色属亚光釉,有米黄、粉青、月白色,哥瓷的釉比较薄,厚胎薄釉,才导致它的开片比较碎,出现了鱼子纹、百圾碎,这个特色非常明显。

北宋官瓷的特点:第一,釉色为单色釉,有粉青、炒米黄、月白、灰青、翠绿5种颜色,以粉青色为主。第二,官瓷的“紫口铁足”是最主要的特色,器皿口边缘紫口是在烧窑的过程中微微泛紫,官瓷的胎泥含铁量比较多,在还原气氛之后就会还原成含铁的成分,因此足部呈现铁褐色,称为“铁足”。第三,官瓷的开片是龟背片,是大开片纹,不像哥瓷釉那么碎,也不像汝瓷釉那么薄,清代乾隆皇帝曾作诗:“李越唐器久称无,赵氏官瓷珍似孤。色自粉清珉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概括了北宋官瓷的典型特点。第四,官瓷温润如玉,薄胎厚釉,追求玉质感,这也是官瓷的特色。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梅瓶

《魅力中国》:官瓷的工艺和其他瓷的工艺有什么不同?

朱芳魁:第一,从原料上来说,官瓷原料全部采用开封周边的原矿料,开封最多的瓷土是陈留的白垩土,有历史记载:它是中国四大瓷土之一。河南的瓷土资源非常丰富,譬如禹州、汝州、南阳、商丘、博爱都有瓷土资源,但是只有用开封本地的瓷土,才能烧出来北宋官瓷,这是不容置疑的。

第二,北宋官瓷的原料非常讲究,以玉石玛瑙入料,玉石为泥,只有加入这种贵重原材料,才能烧出有玉质感的瓷器。

北宋之前,国家的礼器以青铜器为主。北宋时期,由于宋徽宗喜欢文房四宝,喜欢书画,所以官瓷造型多与文房四宝、书画相关,官瓷除了仿传统青铜器造型之外,增加了博古类等摆件,深得文人的喜好。宋代的官瓷不雕不琢、不图不绘,不镶不嵌,追求厚重、古朴、简约的风格。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簋式炉》

第四,官瓷的釉色追求粉青。宋徽宗信奉道教的理念,天人合一,大道至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粉青也代表生命的色彩。

第五,官瓷的釉色追求玉质感,除了原材料之外,还与烧制有关。在施釉上,追求薄胎厚釉,但上釉越多、越厚,就会增加烧制的难度。在烧制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瑕疵,导致烧制的成品率较低。宋徽宗时期,烧制官瓷是不计成本的,所以当时烧制的官瓷的玉质感是最强的,造型也是最经典的。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官瓷《开封大晟编钟》系列

《魅力中国》:官瓷的制作工艺有多少道工序才能完成?

朱芳魁:北宋官瓷是采用开封周边地区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的高岭土为制作材料,经过选料、研磨、拌浆、滤泥、塑型、成型、晾干、素烧、施釉、釉烧等70多道工艺制作流程,最终制成一件件官瓷艺术作品。

选料:首先从原材料选起,挑选适合烧制北宋官瓷的原材料,其中长石、方解石、石英石、玉石玛瑙是主料,草木灰、石灰石是配料,不管任何一种材料,我们都特别讲究,都追求品质。

沉化:原材料经过细检之后要沉化,经过春天的风吹,夏天的暴晒,秋天的雨沁,冬天的冰冻,通过一至两年时间的沉重风化,这样的瓷泥才能使用。

研磨:沉化后的原材料再经过精炼、碾碎,然后再用专业工具研磨,研磨之后再有晾晒、沉化之后练泥。

注浆:注浆模具在塑型的时候,就反馈出来官瓷造型,开始修胚,修胚很关键,多一分而肥,少一分显瘦,对造型的要求特别苛刻,官瓷的造型是第一位要素。

素烧:等造型晾干之后,再进行素烧,炉温达到900多度以后定型。

施釉:为了追求薄胎厚釉,要经过三次沾釉,因此,施釉技术是很关键的。

装窑:将做好的器皿整齐、均匀地码放在窑炉中,摆放不能太密集,也不能稀疏,有利于火焰的流通。窑位摆放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上、中、下不同的窑位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

烧窑:过去我们用煤和柴烧窑,近几年,因为环保排放要求,就改用天然气。其实我们比较追捧的还是煤烧、柴烧。所谓煤烧、柴烧,就是我们先柴后煤,先用柴烧到900多度,然后最后加煤,窑炉中在还原气氛的时候,必须用煤的矿物质成分产生还原,这就是官瓷的二次还原烧制方法。因此,业内有一种说法:“成不成全靠烧窑师傅一把火”。尽管现在有科学依据,可以量化分析,窑口有温度表,有很多的科技手段,但是仍然离不了我们传统的烧窑经验。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菊花瓷《金菊满堂》系列

《魅力中国》:听说您烧制第一件菊花瓷《金菊满堂》过程非常艰难?

朱芳魁:开封是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古都,它有很多文化符号,不仅是书画名城,还是菊花名城,因为开封菊花种植有千年的历史。因此来到开封,不但这个城市让人留恋,开封的美更让人留恋。

每年菊花盛开的时节,开封满城大街小巷都是菊花,让人流连忘返。这就让我萌生了把菊花与北宋官瓷融为一体,让客人带走“永不凋谢的菊花”的设想。

最初,我看到其他地方有瓷塑工艺、面塑工艺,我从面塑工艺受到很大的启发,瓷塑和面塑是相通的。如何把瓷泥做成菊花,我尝试了很多遍,官瓷是开片瓷,追求开片纹,而菊花瓣细长,容易断裂,我曾尝试用官瓷的瓷泥做菊花,但是都失败了。

后来,我用一种高领土做成菊花,单独烧成菊花,但是与官瓷泥一起就烧不成。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泥,高白泥烧制温度是1380度,而官瓷泥的烧制温度是1260~1280度,这就导致两种瓷泥在一起烧制的时候,官瓷烧好了,而菊花烧坏了,或是菊花烧成了,官瓷烧坏了,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两年。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后来,我又向很多专家请教如何将菊花与官瓷的结合。传统官瓷泥与高白泥的烧制过程,这是一个科技攻关项目。第一,我调低高白泥的烧制温度。第二,我提高官瓷的烧制温度,就在这两者之间寻求烧制温度匹配。第三,在烧制过程中,采用先还原、后氧化的方法,成品率逐渐提高,现在可以说是很成功。经过历时3-4年的反复试验,现在这个项目已经结项,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说起烧制第一件菊花官瓷作品《金菊满堂》的过程,可以说是十月怀胎,非常不易。从开始设想到设计,再到上百次的尝试都不成功。但我有一个信念:我热爱开封这个城市,就想为这个城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有一种不屈不挠的菊花精神在支持着我一直坚持下去。

菊花瓷的制作工艺复杂,菊花的花瓣是线状的,细如发丝,最细的只有1毫米左右。在制作的过程中,做菊花的瓷泥,在干的时候,它容易断;在湿的时候,它是比较软,所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花做好、组装出来。这就要求塑瓷工艺、塑瓷功夫相当成熟,把握不同程度,把握时间相当精准。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来非常精美的菊花造型。

菊花瓷把瓷器烧制、瓷塑涂彩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北宋官瓷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也是开封官瓷文化和菊花文化的有机结合,填补了开封工艺美术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空白,开辟了官瓷菊花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天地。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魅力中国》:在官瓷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您做了哪些努力?

朱芳魁:在材料上,原材料是不能变的。但是尽管不能变,我们也在尝试用新材料。比如说原材料西司土都没了,我们就尝试用其他瓷土代替,尽管这种尝试过程很艰辛,但也能达到与北宋官瓷相媲美的那种釉色。

在造型上,官瓷的传统造型以青铜器造型为主,除了保留传统造型之外,我们要与时俱进,做出适合时代的造型。如铁塔、龙亭等有开封文化元素的造型,还有李清照造型,也尝试各种现代人物造型,如现在比较提倡的焦裕禄造型。

在烧制上,菊花瓷的烧制牵涉到菊花瓷泥与底部盘子的衔接,必须达到高度一致。我们尝试用高白瓷做菊花瓷,也尝试用官瓷、汝瓷、钧瓷等不同的瓷泥,如何做到在一个窑中能烧成一致的成品,这是我们始终研究的一个课题。

过去官瓷是礼器,是国家重器,属于皇家专用,不能流传民间。如今,我认为官瓷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走向大众化,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让昔日皇家御用的官瓷以餐具、茶具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一直是我的心愿。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器具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粗茶淡饭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后,都有了更多的精神要求。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官瓷茶具

宋代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顶峰,也是美学造型的顶峰。现代人崇尚宋文化,北宋官瓷的造型简约而不简单,釉色单纯而不单调,官瓷的造型之美、釉色之润是人们文化追求、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开发的官瓷茶具一走进市场,就表现出非常高的认可度。我们在线上线下销售,销量非常可观。由此可见,北宋官瓷的独特魅力与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非常契合的。

《魅力中国》:为了官瓷的传承、发展,您是否开始收徒传艺?

朱芳魁:我不但收徒,而且免费招徒。北宋官瓷是传统工艺,现代年轻人追求短、频、快,既想挣钱快,又急于实现自身价值,很少人愿意再从事这种既慢又累的工作,所以收徒传艺是一个难题。

我现在要求所有的亲戚必须跟我学会做北宋官瓷,我的儿子、儿媳妇、女儿在读大学时,我就要求他们毕业后也得回来跟我学做北宋官瓷,儿子朱亚雷河南大学陶瓷研学生毕业后,又在韩国檀国大学攻读陶瓷博士学位,我要培养官瓷方面的人材。

以前我在开封市内招人,现在我在农村招人,这样可以让农民既能学习官瓷技艺,又能照顾到家庭;既解决了招徒难的问题,又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问题,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魅力中国》:您创办的开封宋煌官瓷艺术馆,现状怎样?

朱芳魁:我创建的宋煌菊花官瓷艺术馆占地近4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实践基地”“开封市菊花官瓷研究中心”“中原贡品”“开封礼物”“开封非遗”等数块匾牌悬挂在此,院内一楼展馆设有北宋官瓷展厅、菊花瓷展厅、操作间、多媒体教室。

创办宋煌菊花官瓷艺术馆的目的,一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北宋官瓷知识,热爱官瓷,学习官瓷制作技艺。二是艺术馆与河南大学等高校签约,免费培训艺术学院的学生。不断讲解开封非遗文化、北宋官瓷文化,传授北宋官瓷技艺,这是我愿意做的。

创办宋煌菊花官瓷艺术馆与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黄河文化的政策相契合,得到开封市龙亭区的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委、区政府正在规划开封非遗文化的群落及北宋官瓷小镇。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朱芳魁简介(朱芳魁:讲述我与官瓷艺术的不解之缘)

在开封御街的繁华地带,我还有一个600平方米的官瓷艺术展馆,为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提供一个了解北宋官瓷的窗口。现在这个艺术展馆已经初具规模,被批准为开封市研学基地。

通过这些展馆,一是宣传开封的官瓷文化;二是了解开封的历史;三是带动当地的旅游。当来开封的游客参观我们的作品赞不绝口的时候,是我们最高兴、最幸福的时刻。

(文/ 魅力中国 陈静)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