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一名学生在班级群里问班主任老师问题。
“老师,中考易63页第10题怎么做”,后面带了两个“敲打”的表情包。
班主任老师以为学生是在敲打他,所以就批评这位学生:
“提问题这么没礼貌!在家父母没有教?”
孩子被这句评价也说懵了,问到:
“老师,我怎么没礼貌了?”
老师有些恼怒,继续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并要求其写检讨,其中提到:
“在群里,你可以不清楚状况就随便乱跟发表情?走上社会,你照样可以不懂状况就乱跟说话与做事!现在不教你,就是老师的疏忽,教了,你不改!那就是你的顽固不化!”
最后,校长出面师生双方达成了和解。
分析,换作父母也会误解
这件事,老师很恼怒,学生很委屈,其实两个人都没有做错,就是理解不同,都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造成了误会。
从老师角度来讲
孩子发敲打的表情就是在敲打老师,孩子明明在问老师问题,却发这样的表情,这就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老师继而上纲上线,以为孩子品行有问题,担心孩子将来走入社会会出现问题,所以作为一个老师,有责任管教孩子。虽有怒气,但出发点也是为孩子好。
从孩子角度来讲
敲打的表情是在敲打自己,很多95后网友也表示他们是这样理解的。孩子发出表情的时候并没有不尊重老师的意思,而是感觉自己不懂这道题,自己很尴尬,敲打脑门只是自嘲的一种方式。被老师一顿批评,孩子感觉来得太突然。
从父母的角度讲
很多父母在使用敲打表情的时候,用意也是敲打别人,凝妈就是这样,只会在和特别熟悉的聊天时会使用,几乎不用这个表情。所以很理解这位老师的想法,也许我们都是同龄人,理解不了孩子的世界。
很多年轻人表示,老师喜欢发微笑的表情表示礼貌,但是年轻人使用这个表情时,用途竟然是讽刺。所以不同时代的人使用这些表情用意差距太大,这次事件让我明白老师和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不仅在面对面沟通上,还存在网络语言使用中。
老师、父母和孩子不理解,心理学家:三岁一代沟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代沟是指两个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或者道德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和差异,有人说,三岁一代沟。
我们也常说三岁一代,我们和孩子可是差了二三十岁,差距更大。
接受信息方式不同
我们小时候,没有电灯电话电脑电视,接受信息的方式就是读书、看报,遣词造句都是中规中矩,不会随便改动固有的语言。后来兴起什么“神马”“浮云”,我们有些接受不了,不喜欢使用这些词,感觉就是对文字的不敬重。
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方式多数来源于网络,很多流行语已经超出我们的认知或者接受范围,所以对孩子是不理解的,有时甚至感觉是胡闹。
大环境不同
我们小时候除了学习好像也没有什么娱乐,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就是互相讨论学习问题,玩个成语接龙、歇后语接龙之类的,或者讨论一下看过的小说,不会创造出什么流行语。
现在的孩子被网络包围,接触到的信息特别多,特别杂,在一起交流的时候经常互通有无,一些奇奇怪怪的流行语不小心流行开来。他们也比我们更大胆,创造性更强,我们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也很正常。
不管怎么说,孩子和我们有代沟,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有代沟,这都很正常。
应该怎么避免和孩子引起冲突
鲁迅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味蛮管,就大碍孩子的发展。
我们要试着换种更理想的方式,和孩子沟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生活中多点幽默
樊登曾经提到,他在**台做节目的时候,有观众提出不同意见,他就和人辩论,动不动争吵起来。后来领导告诉他,要学点幽默,多大点事,幽默感就可以缓解所有尴尬。后来他看了好多书,有了幽默感了,有问题随机应变,录节目就变得很愉快。
幽默可以用来调节气氛,缓和两代之间的矛盾和代沟。我们也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过于死板教条,和孩子开个玩笑又何妨。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我们生的,也是我们养的,应该最了解孩子的脾气才对。对于老师来说,教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对孩子的脾气也摸透了,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全盘否定孩子。
学会与时俱进
很多家长和老师喜欢看书、看报纸,还沉浸在纸媒时代,对于大火的新媒体还不是很感冒,所以不太懂的流行网络用语,所以无法理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看孩子在看什么网站,使用什么app,和孩子沟通起来,走进孩子的世界,再交流时就不会出现互不理解的问题了。很多孩子表示他们理解成人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妨也试着去理解孩子。
让孩子也要多注意场合
当然,我们也要嘱咐孩子注意沟通方式,在跟成人沟通时,少用一些流行于孩子之间的语言或者表情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因为自己的父母理解、熟悉自己的老师理解,但是万一不熟悉的人呢,造成误会伤感情,还浪费时间。
结语
孩子和成人之间会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我们要本着理解的态度进行处理,有疑问就提出,不要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互相伤害不是我们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想避免沟通不畅,我们双方都要付出努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