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从古至今,有哪些***聪明人的话,那诸葛亮***是其中一位,相信大家对于诸葛亮并不陌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对于诸葛亮聪明才智的描述,在《三国演义》中为最,《三国演义》当中,将诸葛亮描述的如同神人一般,足智多谋,可观天时,查地利,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还不算是夸张,毕竟古代对于天时和地理环境的研究是非常之多的,但是说他“建神坛以拜请东风”,“点七星灯续命”甚至于说他擅长“奇门遁甲”这些就是过于神话诸葛亮了。
相信我们大家无论是在看《三国演义》的书时,还是说艺术家们对于《三国演义》的影视诠释,都会发现诸葛亮不是在生死存亡的时候力挽狂澜,就是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冷静,迅速思考出最为合适的战略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其深谋远虑,思考之周密甚至在其尚未出仕以前,坐于草庐之中,便已知晓未来将会三分天下了,这也是***的“隆中对”,能够与这场交谈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后来孙权和鲁肃的“塌上策”了。
可见诸葛亮思维之敏捷,眼光之长远,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后,初得诸葛亮之时,曾经感慨到:“吾得孔明,犹如鱼之得水”。可见刘备对于诸葛亮有多器重,不过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并没有像《三国演义》当中说的那么出神入化,就连《三国演义》当中所说的诸葛亮出仕的“第一把火”——火***博望坡,那都是刘备自己的主意。
当时曹操刚刚大败袁绍,便将目光投向了刘表的荆州,于是当时曹操便派出夏侯惇与于禁向荆州进军,刘备当时为了抵御夏侯惇便使出了“火***博望坡”这一招,当时***的也并不是曹军,***的是刘备自己的空营,这一仗更是差一点就留下了夏侯惇。
除了“火***博望坡”,像《三国演义》里后来提到的“火***新野”以及诸葛亮造访东吴时所发生的“舌战群儒”更是从未发生过,包括在三国时期***的战役“赤壁之战”里,占据主要指挥和决策地位的也一直都是东吴的周瑜,而并非是诸葛亮,诸葛亮也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刺激孙权的一个角色。
白帝城托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有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聪明人,否则刘备也不会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更不会出现后来的白帝城托孤一事了,大家都知道,刘备此人没有过人的谋略,没有英勇的武艺,更加没有如曹操一般杀伐果断的心性,这样的一个“三无”人员,想要在乱世之中赢得一席之地,那就必须要找到可靠的帮手,刘备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找到了关羽,张飞,赵云这些武力值爆表的武将,更是寻到了“卧龙凤雏”二人。
刘备对于这些人一直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后来,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并且丢掉自己的性命之后,一向比较冷静而且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备顿时火冒三丈,愤怒之情无法言表,他这次一反常态,全然不顾诸葛亮的劝诫与反对,彻底与东吴决裂,并且决定起兵伐吴,以报关羽之仇,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降低一个人的智商,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刘备在伐吴这一战中,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刘备竟然在夏季这样一个天干物燥的时节,将自己的***驻扎于密林之中,且纵横连绵八百里之远,其驻扎之地又远离水源,一旦失火根本无法救援,且这种驻扎方式导致兵力分散,首尾根本不能相顾,如果东吴派其他人来抵御刘备,他可能不会有危险,可是偏偏东吴是派了聪明才智丝毫不输周瑜的陆逊而来。
果不其然,陆逊抓住刘备这一致命的错误,一把大火,将刘备的八百里连营直接***成了飞灰,刘备兵败,也只得无奈退守白帝城,可是进城之后,刘备便是一病不起,关羽,张飞之死本就已是断了刘备一臂,使其心中积郁成疾,而此次被陆逊大败,更是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刘备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了,所以便火速传唤来了诸葛亮,将自己奋斗了一生的蜀汉江山和亲子刘禅尽数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是表示决不会负刘备所托,坦言自己一定会辅佐好幼主刘禅。
诸葛亮掌控三军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便撒手人寰,诸葛亮也是自此走上了“权臣之路”,虽然他从未有反叛之心,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诸葛亮此时的身份和地位,其实完全是不亚于当年的董卓和曹操的,只不过诸葛亮比他们更加忠心,心中只有完成先帝遗愿,匡扶汉室这一想法。
但是即便如此,对于后主刘禅来说,仍然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虽然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大忠臣,将朝内朝外的一切事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完全不需要刘禅操心,可是功高震主向来就是忠臣的问题之一。所以刘禅或多或少对于诸葛亮是心生芥蒂的,也就有了后来他听信小人的事情发生了。
诸葛亮最后的精囊妙计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朝着克服中原,恢复汉室这一***目标而奋斗,其一生先后六出祁山,挥师北伐,可终究是功亏一篑,不仅北伐没有成功,耗费了蜀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自己更是客死五丈原,给后主刘禅留下了一个无人可用,财力紧缺,积弱的蜀汉,可偏偏到刘禅手里的是这么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摊子,他依然是在外有曹魏,东吴以及少数名族的威胁之下坚守了蜀汉三十年之久,可见刘禅并非像我们所认知的那样是一个“扶不起”无用之主。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也是彻底掌控了国家的军事,经济权利,此时他却发现诸葛亮一如既往地留下了一封锦囊妙计,刘禅打开后才发现,原来是诸葛亮为了自己的后事而留下的,锦囊中有提到,他希望自己的棺椁能够葬在定军山,可是他又在其中提到了要求四个士兵用木棍和绳子抬着自己的棺椁前去,中间如果绳子发生了断裂,那就地埋葬就好了,而负责运送棺椁的人嫌路途遥远,便主动断绳,将诸葛亮就地掩埋了,在刘禅发现了之后,便直接处死了这些士兵,可是偏偏忘记了问棺椁究竟埋在了什么地方。如此一来,便没人能找到诸葛亮的坟墓。
诸葛亮肯定是想到了自己树敌过多,担心自己去世后会被人盗墓,毕竟那个年代可是有曹操亲自设立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的,其他人不说,这两类人可是有非常大的威胁的,可是按照诸葛亮锦囊中的操作,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以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依然是惊叹于诸葛亮的聪明才智,高瞻远瞩!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