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乃骨血之源,子女承受骨血育养的同时,也继承了血脉带来的负担
大梁昭平帝有九个儿子,其中像他的,就是祥嫔所生,皇后养育的第五子誉王萧景桓。一样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样的薄情寡义,一样的狠勇决绝,一样的权欲遮天。
言侯也评价誉王酷类昭平帝萧选,昭平帝也承认他是因为誉王似他而偏爱有加。
但誉王经历了祁王,献王,靖王三个竞争对手的十几年,他始终是替补,而非***,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滑族血脉。
前尘往事誉王的生母祥嫔,就是滑族的掌权公主之一的玲珑公主。这一点,是很明显的,虽然有种论调说秦般若给他的信是璇玑公主的毒计,不是真的。但从当事人昭平帝萧选处,可以看出,祥嫔是玲珑公主无疑。
在卫铮被劫案后,誉王因为和悬镜司首尊夏江勾结,被削珠幽禁。深夜殿中,昭平帝和心腹太监总管高湛说起来时,提及了誉王之母。从高湛的惊慌失措来看,可知祥嫔事涉隐蔽。高湛在梁帝提及自己的众位妃嫔时,唯有提及两个人才会出现惊慌失措的表现。
一个是祁王生母,宸妃林乐瑶。
一次,昭平帝提及故去的宸妃时,高湛吓得不敢言语。这是因为十几年前的赤焰案,牵连众多,血迹斑斑,始终是昭平帝心中过不去的事,不希望有关赤焰案的人和事再被提起。
而祥嫔如果真的只是一个寒微嫔妃,如何会让高湛吓得这样惊慌呢?可见,祥嫔也是和一些大事关联的 这正与玲珑公主遗书相合。
玲珑公主信中说,萧选登基后,没有兑现诺言,而是翻脸无情的屠灭滑族。从这些可以大致地推测出昔年往事。
彼时六王夺嫡,萧选的虽然雄才大略,又有林燮,言阙这样的文武英杰相助,但毕竟根基薄弱。林燮不过是巡防营统领而已,兵力有限,如果能得到滑族的相助,无疑可以增加自己夺嫡的资本。
但昭平帝连林燮言阙这样一起长大的兄弟能利用铲除,何况滑族。
昭平帝权欲熏天,是不可能受制于滑族的,滑族不过是他利用的工具而已。所以,在萧选登基后,萧选为了遮掩昔日的事,也为了开疆拓土,命赤焰军灭了滑族。玲珑公主潜回滑族,领军抗敌,战死沙场。
昭平帝尽力扫干净玲珑公主的痕迹,或许是多少有点内疚,所以将萧景桓交给丧子的言皇后抚养。
子类其父,有才寡德誉王是昭平帝九个儿子中最像他的。昭平帝的九个儿子,有宽容仁,有刚正,有阴鸷,有怯懦,唯有五子萧景桓像他,为人刻薄寡恩,矫情忍性。
言侯就曾经说过
都是一般的刻薄狠毒,一般的寒石心肠
昭平帝虽然始终把誉王当成了替补,但无论是喜爱还是说有意让他继承倒都不是假的。毕竟,誉王是昭平帝九子中能力排第三的。第一自然是誉满天下的祁王,其二就是后来的武靖帝靖王,第三就是誉王。
誉王是相当有本事的,他夺嫡多年,麾下聚拢了一批朝臣谋士,颇具声势。在皇帝的默许下,他控制了刑部,吏部,工部和大理寺,与握有宁国侯府,户部,礼部,兵部的太子势均力敌。但是太子对麾下朝臣的控制力很弱,宁国侯谢玉明为东宫谋主,实际上是东宫集团的实际掌控人,他才是控制东宫集团要臣的关键。例如礼部尚书陈元直,这头滑不溜手的老狐狸最终被拉下水,就是谢玉的手笔。
而反观誉***,誉王手下的朝臣惧服的就是誉王,而誉王也是恩威并施,将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而且,誉王虽然比不上跃马沙场的祁王和靖王,相较于阴鸷怯懦的太子,他的勇武就要胜出许多了
在他巡视江左时,由于昭平帝赐他加珠两颗,晋七珠亲王,太子萧景宣深感被打脸,恼羞成怒之下,派人去刺杀誉王。
誉王被刺客刺伤,但还是***自若,及时后撤,冷静地看着手下将刺客击杀。可见他也是见过刀光剑影的,不是太子那样深宫封闭之人。后来的兵围宁国侯府,还有九安山兵乱,誉王都亲自领兵而去,虽然都没有胜,但看起来誉王多少是懂点军事的。
再有,誉王素来礼敬文士,名声颇好,这点从朝堂论礼时,他趁势请出了十几位大儒来看,他在儒林的名声,确实不错。电视剧中对朝堂论礼略有改动,东宫在越贵妃的点拨下还是请来了一些有名望的大儒和誉***对峙,逼得梅长苏请出了周玄清老先生。原著中,即使没有周玄清出马,誉***也是碾压东宫。
相较与光明磊落的祁王,耿直刚正的靖王,怯懦无能的献王,誉王不仅能力出众,而且逢迎颂上,所以昭平帝对他的喜爱,确实是胜过了其他皇子。
终有疑虑昭平帝虽然喜爱誉王,但他从始至终,都对这个身负滑族血脉的儿子,有着深深的忌惮与怀疑
帝王本孤家寡人,篡谋者,更四方皆疑,犹疑其党。
昭平帝得位不正,他本非储君,是在五王之乱中靠着自己一班党羽厮杀,趁乱夺位的。
帝王本就是孤独的,没有错。权高者孤独,而封建时代的帝王,更是万人之上,无人之巅。帝王掌握着天下最高的权力,太多的人觊觎权力,他们面对的敌人可能是同窗,心腹,手足乃至父母妻儿,所以帝王必然孤独。
即使是昭平帝的孙子萧歆这样宽厚的帝王,实际上也是孤独的。萧歆虽然宽厚,但他终究是帝王。萧歆最信任最亲近的人是长林王萧庭生,萧歆对他的心软大到部分朝臣担心长林***会因此做大,有伤皇权。但萧歆对长林王的信任之余,也带有提防和制衡的,长林军附近的***与长林军的关系就可以看得出来。
萧歆是正常继位,且生性宽厚尚且如此。昭平帝得位不正,更是心中有鬼,他本就生性凉薄,对待自己自幼一同长大的兄弟都不留手,何况是外族之人,对于外族血脉的誉王,也是始终怀疑。
早年祁王光芒万丈,誉王自然不出挑,但赤焰冤案后,祁王遇难,靖王遭冷,皇子中以皇四子萧景宣和皇五子萧景桓入主东宫的几率最大。两人相争六年后,萧景宣入主东宫,萧景桓沦为了制衡萧景宣的工具兼磨刀石。从两人最后两年的斗法来看,太子始终是处于下风,他这种表现还能夺得储君之位,多半还是因为昭平帝忌惮誉王的滑族血脉。
与昭平帝最为相似的皇子,一样的薄情寡义,寒石心肠,一样的野心勃勃,权欲熏天,而备受昭平帝宠爱,却因为自己母亲的血脉,始终是被当做一颗棋子,最终一死,也算解脱。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