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是什么意思(中国常用的三种历法)

内容摘要历法是什么意思 所谓“历法”就是指推算年、月、日的长度与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进而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自身运动与相互间运动,产生了我们熟知的年、月、日。 “日”是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变化的现象,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又产生
历法是什么意思

所谓“历法”就是指推算年、月、日的长度与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进而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自身运动与相互间运动,产生了我们熟知的年、月、日。

“日”是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变化的现象,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又产生了四季变化,进而形成“年”的概念,而月亮绕地球公转则形成了“月”的概念。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相互独立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为365.2422个平均太阳日,称之为一个回归年。从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的间隔为29.5306个平均太阳日,我们把它成为一个朔望月。

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自己怎样选取一年起点的算法,我们就叫“历法”。

我们知道,回归年和朔望月的周期是比较零碎的,它们与“日”的关系不完全吻合,这就形成了历法问题上的复杂性,难以同时协调两个周期。

中国常用的三种历法

所以,历法又分为“太阴历”、“太阳历”以及“阴阳历”三种。

太阳历:简称“阴历”,侧重于调节朔望月和历月的关系;(历月是指历法上规定的月,与朔望月不同)

太阳历:简称“阳历”,阳历侧重调节回归年和历年的关系;(历年是指历法上规定的年)

阴阳历:阴阳历同时兼顾了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

无论哪一种历法,均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与天文周期关系的问题。但总的原则是,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力求等于回归年。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大月、小月,这就是由于朔望月还有回归年都不是整数日所产生的现象。

因此,历法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过大、小月和闰年与平年的适当搭配,使得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

历书

历书是一种用于排列年、月、日以及查询节气的工具书,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之一,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演变至今的历书,种类也分为好多种,例如年历、月历、日历以及挂历等。内容上也变得丰富起来,最常见的农事活动,生活常识,各种节日等都记录在内。

<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